據(jù)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wǎng)》報道,在美國的大學,如何拿到好成績,是很多留學生的小困惑。邱桐發(fā)現(xiàn),多跟老師溝通交流似乎對提升成績很有幫助。但在這方面,卻是很多留學生的弱項。
邱桐表示,身邊很多的留學生都在抱怨拿不到理想的成績,不管自己有多努力,美國的老師就是不買賬。他們也很羨慕那些每門課都是A的大神。我問過一個學霸的學習心得,他說自己并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沒日沒夜的埋頭學習,他的秘訣是“交流”,尤其是跟美國教授的交流。
美國的大學里面,教授都會給出“office hour”的具體時間,在“office hour” 的時間內(nèi)學生可以跟教授提前預約單獨交談,也可以直接去辦公室找教授交流。美國學生可以充分利用“office hour”,帶著你的問題去找教授,一般教授都會很高興的為你解答,給教授心中給你貼上“上進” 的標簽。要求寫論文的課,你的成績是直接與教授的意志掛鉤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授心理給你個答案,別的教授也不會去左右。“拋磚引玉”這個詞用在美國教授身上屢試不爽。帶著你的想法,你的idea去找教授單獨交流,引出教授對論文主題的想法、看法和他想讓你寫的東西,然后根據(jù)教授的幾個想法,結合自己內(nèi)心的東西寫出論文來,教授給的分數(shù)肯定就不會低。這個方法是學霸特別強調(diào)的,所以這個“交流”在美國的大學里特別重要,也是你拿好成績的一種方法。
在美國留學,如何與老師交流溝通最有效率呢?留學專家莫單玉建議,學習不僅靠自學,也不是單方面的被動吸收知識,更多的是要通過交流來向他人學習包括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在剛開學的時候,需要多跟老師進行交流,這樣的交流可以詳細的了解整個學習的課程安排、教學進度、作業(yè)和考試情況以及期末成績的計算方法,了解這些內(nèi)容之后,自己就可以合理的安排時間和精力來進行這門課的學習。因為期末考試的成績最終只算綜合成績的很小的一部分,整個學期的學習表現(xiàn),包括每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每次作業(yè)、每篇論文都是要算到最終的綜合成績里面的。所以務必需要對整個課程有非常了解。
在課堂當中,和老師的交流可以幫助你對課程的內(nèi)容有深入的了解以及隨時解答自己的疑問。在美國的課堂允許學生隨時打斷老師來進行提問,也非常鼓勵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跟同學們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吸收更多不同的想法,豐富自己的見解。
在課后,當自己對作業(yè)和論文不是很有把握的時候,也可以約上同學們一塊進行小組學習,共同探討,一定會讓你更輕松的去度過這個學習的難關。課后,如果在老師方便的時候,可以找老師進行答疑和對一些話題的探討,可以得到老師更多針對性的指導。老師對你的印象好,平時自然成績也會高一些。總之在國外上學,多跟老師和同學交流,其實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成績,更是讓自己的學習價值最大化的一種方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