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觀瀾·福見 | 我在木蘭陂頌安瀾

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木蘭陂至今仍發(fā)揮作用。

東南網(wǎng)11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文 林熙/圖)木蘭溪,從戴云山脈的茫茫群山中發(fā)源,貫穿廣袤的莆仙大地,注入興化灣入海,哺育著300多萬莆田人民。

距木蘭溪入???5.8公里處,木蘭陂攔溪矗立。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歷經(jīng)20多年、2次失敗,終于在1083年建成,凝結(jié)著古人治水的決心和智慧,至今仍發(fā)揮著灌溉、擋潮、引蓄水等作用。

從木蘭陂沿溪而下10公里,“木蘭溪治理展示館”靜臥溪畔,講述著最近20多年來木蘭溪“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治理實踐。曾經(jīng)的水患之河,如今已成為清波安瀾、潤澤莆陽的幸福河。

相隔近千年,木蘭溪上,古人與今人水利智慧的結(jié)晶遙遙相望。

夢想啟動那一年

展示館距離木蘭溪一期防洪工程張鎮(zhèn)試驗段奠基點僅150米,這也是吳俊偉最初參與治理木蘭溪、建設防洪工程時的工作地點。

吳俊偉是木蘭溪防洪工程建設管理處副主任。他的家就在木蘭溪畔,上下班,他常常騎自行車沿著堤頂綠道往返。吳俊偉說:“看著堤旁多姿多彩的花木、自由飛翔的鳥群和堤上休閑鍛煉的群眾,心情十分舒暢!”

20多年來,吳俊偉和同事們把青春留在了守護萬民的防洪工程一線工地,也見證、享受著越來越美好的木蘭溪畔生活。

在20世紀90年代,木蘭溪兩岸只有平均1米多高的土堤。

木蘭溪上下游落差大,河道狹窄、彎多且急,感潮段海水常常上溯。吳俊偉記得,每當遇到溪水泛濫、海潮頂托、城區(qū)內(nèi)河匯水“三碰頭”,低矮的堤壩根本無濟于事,低洼的莆田城區(qū)就成了滯洪區(qū)。“一到此時‘跑大水’(洪水來時逃生)已深深刻進木蘭溪下游沿岸群眾的記憶中。”

1996年,吳俊偉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那時單位叫“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籌建處”。“全單位只有13人,同事常開玩笑說不知能否‘籌建’成功,也許很快就散伙分流到其他單位了。”吳俊偉回憶說。

因為,防住木蘭溪洪水這個夢想,莆田人民盼了太久,久到幾乎不抱希望——由于技術復雜、所需資金巨大、沿岸人口密集等難題,從20世紀50年代起,木蘭溪治理工程曾5次規(guī)劃、2次上馬,40多年來都無果而終。

直到1999年。

1999年10月,超強臺風侵襲莆田,木蘭溪沿岸一片汪洋。在受災嚴重的荔城區(qū)新度鎮(zhèn)蒲坂村,時任代省長習近平說:“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

“這句話,就像給了我們一劑強心針!”吳俊偉說,工程啟動從此進入倒計時。

其實,在習近平擔任省委副書記主管全省農(nóng)林水工作時,木蘭溪治理工程方案論證報告,就已擺在他的案頭。

針對木蘭溪下游軟基河道、彎多且急、沖刷劇烈等自然條件,經(jīng)過一次次設計、優(yōu)化、論證,水利部門決定采用“裁彎取直、新挖河道”的治理工程方案。

1999年,木蘭溪下游防洪一期工程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施工技術方案出爐。為保障方案可行,時任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竇國仁和妻子聯(lián)袂接受了國內(nèi)首個“軟基河道筑堤”“河床抗沖刷”物理模型課題。同時,在木蘭溪張鎮(zhèn)段進行技術試驗??茖W實驗和技術試驗都驗證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1999年12月27日,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正式開工。“那天,習近平同志與6000多名干部群眾、部隊官兵在現(xiàn)場義務勞動。周邊村民聽說后,不分男女老少,都爭先恐后自帶工具跑來參加,場面熱鬧得不得了。”吳俊偉說起當時情景仍十分激動,“莆田人民祖祖輩輩的夢想終于照進了現(xiàn)實!”

告別“洪水不設防”

位于莆田市濱江北路的木蘭溪防洪工程建設指揮部,吳俊偉的辦公桌上常鋪著一張地圖,詳細描繪木蘭溪如何蜿蜒穿過莆田大地,而他們又如何在地圖上劃分出一期又一期、一段又一段的工程,一步步提升著防洪安全標準,再一次次提升沿岸居民的宜居指數(shù)。

這已是吳俊偉工作單位成立以來的第10個辦公地點。從1999年起,隨著工程進展,指揮部也不斷遷移。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剛開工時位于木蘭溪舊河道旁的辦公地點。

“那是在木蘭溪張鎮(zhèn)段,一期防洪工程的4個標段之一。開工時,周邊只有土路、村莊和沼澤地。”他說,指揮部每個人都是帶著一頂斗笠、一個水壺、一卷皮尺,騎半個小時自行車才能從駐地到達工地。

要打贏“裁彎取直”這場硬仗,面對自然條件帶來的難題,施工人員經(jīng)反復研究設計,最終采用“軟體排”保護河床、防抗沖刷;用“加筋土工布”強化堤基面,以提高固結(jié)、增強堤身;采用“明溝降水法”代替“管井降水法”,將新挖河道的淤泥經(jīng)技術處理后用于堤防填筑,解決了建筑材料難題。

而最難的,是在新舊河道交叉段,施工如何與水流搶時間。

“新挖的‘直’河道與舊有的‘彎’河道即將合龍時,要在水位最低的時候,拋石阻斷水流,挖通新河道。”吳俊偉說,時間窗口稍縱即逝,現(xiàn)場三天三夜沒有停工,許多人站著瞇一會就算睡過一覺,然后繼續(xù)趕工。

“領導、團隊都敬業(yè)得讓我感動,拼搏精神激勵著每個人!”吳俊偉說,他當時作為標段的現(xiàn)場管理人員,白天在工地,晚上加班研究圖紙、整理資料,盡心盡責保障工地質(zhì)量安全。

在各級領導的關切督促和建設者的奮戰(zhàn)下,施工進展迅速。

2003年,木蘭溪防洪工程一期完成,原來16公里的行洪河道,被裁直為8.64公里,堤壩也同步建設完成,第一道難關攻克。

然后,向下一個、再下一個標段“搬家”。12年過去了,吳俊偉和同事們沿著木蘭溪畔不斷灑下汗水,筑起大壩。

2011年,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全面建成,木蘭溪下游的防洪能力從不足兩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莆田市主城區(qū)“洪水不設防”的歷史就此結(jié)束,20多萬畝平原、70個村莊、近百萬人口從此告別水患困擾。

生態(tài)之河流向幸福

從水安全到水生態(tài),木蘭溪的治理在繼續(xù)。

莆田市涵江區(qū)白塘鎮(zhèn)陳橋村,屬于木蘭溪三期荔涵段防洪工程C2標段的涵壩水閘就坐落于此。

此處離木蘭溪入??趦H9公里多,是莆田市內(nèi)排水量最大的水閘,也是北洋平原最重要的排洪工程。

閘口外,秋日夕陽倒映在寬闊的水面上,成群的海鷗不時撲向水面覓食,人水和諧,美如圖卷。

“在這里,總能看到各種水鳥,以前很少見覺得新奇,現(xiàn)在多到已經(jīng)‘看膩’。”吳俊偉十分自豪,“很明顯,水生態(tài)好了。”

不僅負責在建的防洪工程標段,水閘管理、堤岸綠道養(yǎng)護也是吳俊偉的工作內(nèi)容。曾管理過涵壩水閘,吳俊偉對水質(zhì)變化了然于心。

“多年前,每當內(nèi)河水需要排出,我們升起水閘,看到又黑又臭的水流涌出時,作為水利人,十分心痛。”他說,現(xiàn)在木蘭溪水經(jīng)過流域治理,水質(zhì)已截然不同。

當安全問題基本解決后,木蘭溪開啟了全流域治理。關停取締流域污染企業(yè)、完善鄉(xiāng)村污水處理設施、連通河湖水系、保護生態(tài)濕地、建設城市“綠心”……木蘭溪沿岸向更潔凈、更美麗、更宜居宜業(yè)進發(fā)。

“水利建設的理念也在與時俱進,在保證水安全前提下,水生態(tài)理念貫穿始終。”莆田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吳建廉深有感觸。

1999年起,吳建廉就參與到木蘭溪水安全、水生態(tài)的規(guī)劃設計。從木蘭溪防洪工程到木蘭溪下游水生態(tài)修復與治理、北洋綠心啟動區(qū)十里河道整治……他一路見證了水利建設理念從單純的水安全向水生態(tài)升級。

“如今,河道的建設目標是安全、生態(tài)、水清、岸綠。”吳建廉說,比如河道護岸的建筑材料,從“硬”質(zhì)砼砌石轉(zhuǎn)為“軟”質(zhì)生態(tài)護岸材料、生態(tài)砌塊,讓水體能夠交換,水生植物可以生長,河流中生物自然生存;比如建設時要注意保留兩岸樹林、開展綠化、建設公園……

在生態(tài)指揮棒下接續(xù)建設,2017年,木蘭溪獲評“全國十大最美家鄉(xiāng)河”。

從“美麗”流向“幸福”,木蘭溪治理繼續(xù)迭代升級。

“西起瀨溪橋,東至木蘭溪大橋,木蘭溪沿岸將建起一脈三道、四卷七園、六廊多點的‘十里風光帶’。”吳俊偉滿懷期待,“很快,就能帶家人乘坐‘水上巴士’在這片水面繞行,一起看看我們參與建設的這條美麗家鄉(xiāng)河。”

“十里風光帶”,是木蘭溪下游水生態(tài)修復與治理工程的一部分。

今年5月19日,“木蘭溪下游水生態(tài)修復與治理工程”開工。作為全國首批水生態(tài)修復與治理示范項目、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千古木蘭溪、百里江山圖、十里風光帶”工程集成實施,開啟了木蘭溪治理新征程。

距涵壩水閘約16公里,歷經(jīng)千年的木蘭陂,周邊早已建成風光優(yōu)美的親水公園,成為市民喜愛的休閑去處。以木蘭陂為核心保護區(qū)的“木蘭陂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景區(qū)”也于今年啟動建設,即將迎來更多人到這宋代陂石之上,聆聽千年潮音。

木蘭溪畔,木蘭陂治水先賢們的雕像靜靜佇立,見證著他們曾為之付出生命的河流,已成為安瀾清波的幸福河,而受她潤澤的南北洋平原,正向生態(tài)宜人、人水和諧、經(jīng)濟繁榮快步前行。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社科院舉行“福建發(fā)展系列藍皮書成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