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強調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作為歷史縮影和文化寶庫,博物館不止步于收藏與展示功能,逐漸演變?yōu)槲幕?、實踐育人的重要窗口。記者近日走訪福州多家博物館,了解“文博熱”的當下,博物館如何成為學生們了解文化和歷史的第二課堂。

寓教于樂

博物館成課堂

實地考察、聆聽講解、動手復刻……近日,市博物館開設的“閩都古建尋跡”華林寺研學活動吸引了不少學生。華林寺內,學子們在專家阮章魁的帶領下探秘“國寶檔案”。“這次活動孩子很有收獲,現在臨近周末,我都會瀏覽一下幾個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看看有沒有適合孩子的研學活動。”一到周末就向市博物館咨詢研學活動的市民林女士說。

研學實際上是升級版的“游學”,在擁有豐富資源的博物館里研學,不止于“觀”和“游”,更在于“研”。

朱紫坊芙蓉園內有全國唯一以漆藝為主題的博物館——沈紹安漆藝博物館。走進博物館,精美的漆器藏品和配有圖文的墻面展陳,道出福州漆藝的歷史。假山掩映的亭臺已經成為研學活動的固定場所,各色的漆,未上色的扇子、燈籠整齊排列,每周都有近百名學生體驗漆扇制作等技藝。

沈紹安漆藝博物館相關負責人施麗玲介紹,他們致力開展漆藝研學活動,如漆藝非遺進校園、國風漆藝研學游、小小公益講解員等,向社會公眾傳播漆藝文化,盡己所能講好漆藝故事。

場館成為第二課堂的同時,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還“搬”進課堂,讓文物、非遺“活”在校園里: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打造的流動博物館第七期,不久前走進里仁小學;博物館與福州格致中學共同打造的漆藝創(chuàng)想空間,成為不少學生的“桃花源”,孩子們在空間里了解大漆,動手做漆扇……

數字加持

提供沉浸體驗

不出福州市區(qū)就能“追淚”?山海標本藝術博物館推出的藍眼淚主題展覽,為游客開啟神秘的藍眼淚世界。

走進藍眼淚培育實驗室,游客陳冬雪輕輕觸摸屏幕,藍眼淚的科普信息便呈現在眼前。“拿起高清顯微鏡看,鏡頭下藍眼淚的每一個細胞結構都清晰可見,它們像是海洋中的精靈,閃爍著迷人的光芒。”陳冬雪激動地說。

山海標本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宋詩羽介紹,游客可以觀察到藍眼淚的細胞壁、細胞核以及內部的復雜結構。此外,藍眼淚培育實驗室還設有工坊觀察區(qū)、培養(yǎng)實驗觀察區(qū)、動態(tài)平衡互動區(qū)、手搖式裝置體驗區(qū)以及水流裝置互動區(qū)等多個展區(qū),讓游客能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和藍眼淚零距離接觸。

“藍眼淚的場景很真實,畫面也很生動,這種直觀和互動的學習方式非常適合孩子,寓教于樂,大人也能有獨特的體驗。”市民李先生說。

一到周末,福州市博物館“古城印記”歷史名城展示平臺前總是熱鬧非凡?!陡V莩桥c南臺城圖》隨著動態(tài)效果在寬大清晰的數字屏上徐徐展開,通過動畫特效等技術,300年前福州城內的生活場景被生動還原。畫面內人潮涌動、船只往來穿梭,點擊操控屏,顯示屏上還會出現40余處福州古厝古今對應的具體信息。市民趙麗媛一一點開,了解古厝的前世今生。

數字化建設已成為當下博物館發(fā)展的一大趨勢。福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林馨舟表示,數字化技術可以使博物館突破時空限制,讓靜態(tài)參觀欣賞轉變?yōu)樵趨⒂^中互動、在互動中求知、在求知中獲得良好體驗。

體系完善

深耕特色文化

在“國潮”興起的當下,福州各博物館在深耕自己的特色文化,不斷培優(yōu)引優(yōu),吸引參觀者“一刷”“二刷”和加入各類研學打卡。

不久前,福州一中的禁毒班會課開進林則徐紀念館。如今的林則徐紀念館,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文忠公祠活化利用而成,它的定位首先是對古厝的保護,其次是通過展覽、研學等講好林則徐故事、弘揚林則徐精神。該館每年平均舉辦各類社教活動超200場,年均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是以弘揚船政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悉心打造的展覽、保護完好的舊址以及精彩的《最憶船政》演出,讓游客回望向海圖強的歷史。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介紹,除專注船政歷史的主題研學課程外,博物館也在根據船政造艦和開啟中國航空業(yè)的歷史,設計古今船文化、航空等“亞主題”研學課程。

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福州現有國有博物館16家,備案成立10個非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居全省第一,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館、天天筷子文化博物館等各種類型的博物館不斷涌現。與此同時,福州大力推動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歷史街區(qū)內文物建筑的有效合理利用,打造街區(qū)博物館。(記者 燕曉)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曝光11家火災隱患單位(場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