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神秘超級真菌在美爆發(fā)并席卷全球!一文了解耳念珠菌為何如此可怕?

去年五月,美國一名老人被送往西奈山醫(yī)院布魯克林分院接受腹部手術。驗血結果顯示,他感染了一種新發(fā)現的細菌。鑒于這種細菌神秘而致命,醫(yī)生很快將他隔離在重癥監(jiān)護室。

這種細菌是一種名為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的真菌,以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為食,由于第一次是在患者耳朵里分離出來,屬于孢子形狀如佛珠一樣的念珠菌屬,所以取名為耳念珠菌。這種真菌很難清除,又對多種抗真菌藥物耐藥。

最早發(fā)現這種真菌是在10年前的日本,目前正悄悄蔓延至全球。在過去的五年中,它襲擊了委內瑞拉的一家新生兒醫(yī)院,橫掃了西班牙的一家醫(yī)院,迫使著名的英國醫(yī)療中心關閉其重癥監(jiān)護病房,并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扎根。

最近,耳念珠菌登陸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伊州,促使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將其添加到緊急威脅”的細菌列表中。美國一共報道了587例感染耳念珠菌病例。

開篇提到的這名老人在醫(yī)院住了90天后死亡,但耳念珠菌并沒有消失。測試顯示,在他的房間里,到處都是耳念珠菌,侵入性相當強悍,以至于醫(yī)院需要特殊的清潔設備,甚至不得不拆掉一些天花板和地磚才能消除它。

“墻壁、床、門、窗簾、電話、水槽、白板、電線桿、泵,”醫(yī)院院長Scott Lorin博士說,“床墊、床欄、筒洞、窗簾、天花板,房間里的一切都布滿了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如此頑強,部分是因為它不受主要抗真菌藥物的影響,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棘手的健康威脅之一的新例子:耐藥性感染的增加。

幾十年來,公共衛(wèi)生專家一直警告說,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正在降低藥物的效力。這些藥物通過治療一度致命的細菌感染,延長了患者的壽命。但最近,耐藥真菌也出現了爆炸式增長,這為一種正在破壞現代醫(yī)學支柱的現象增添了新的可怕的維度。

“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真菌流行病學教授馬修·費舍爾說,他是最近一篇關于抗性真菌興起的科學評論的合著者,“我們依賴著能夠用抗真菌藥治療這些患者。”

簡而言之,真菌就像細菌一樣,正在不斷進化防御機制,以在現代藥物中生存下來。

然而,盡管世界衛(wèi)生領導人呼吁在處方抗菌藥物以對抗細菌和真菌方面采取更多克制措施,例如,2016年聯合國大會將召開,以應對一場新出現的危機,但醫(yī)院、診所和農業(yè)對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仍在繼續(xù)。

耐藥細菌通常被稱為“超級細菌”,但這種說法過于簡單,因為它們通常不會殺死所有人。相反,它們對免疫系統不成熟或受損的人最致命,包括新生兒和老年人、吸煙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服用類固醇抑制身體防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科學家表示,除非開發(fā)出更有效的新藥,并大幅減少使用不必要的抗菌藥物,否則風險將蔓延到更健康的人群。英國政府資助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不制定政策來減緩耐藥性的上升,到2050年,全球將有1000萬人死于所有這類感染,超過預計將因癌癥而死亡的800萬人。

根據CDC官方估計,每年有200萬人感染耐藥性病毒,其中有23,000人死于感染。這個數字是基于2010年的數據得出的;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估計死亡人數為162,000人。全球因耐藥性感染而死亡的人數估計為70萬。

抗生素和抗真菌藥對于對抗人類感染至關重要,但抗生素也廣泛用于預防農場動物的疾病,抗真菌藥也用于防止農業(yè)植物腐爛。一些科學家引用證據表明,在農作物中大量使用殺真菌劑會導致感染人類的抗藥性真菌的激增。

然而,隨著這一問題的日益嚴重,公眾卻對它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耐藥性感染的存在往往被秘密掩蓋。

對于細菌和真菌,美國醫(yī)院和地方政府都不愿透露疫情,因為害怕被視為感染中心。即使是CDC,根據其與各州的協議,也不允許公布涉及疫情的醫(yī)院的位置或名稱。州政府在許多情況下拒絕公開分享信息,除了承認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與此同時,細菌很容易傳播——通過手和醫(yī)院內的設備傳播;從農場運來的肉和施肥的蔬菜;旅客過境運輸和進出口運輸;由病人從療養(yǎng)院轉到醫(yī)院再轉回來。

耳念珠菌成為幾十種已經產生抗藥性的危險細菌和真菌之一。

其它突出的真菌念珠菌 - 醫(yī)院血液感染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 尚未對藥物產生顯著的抵抗力,但CDC表示,超過90%的耳念珠菌感染至少對一種藥物有抗藥性,30%是對兩種或多種藥物有抗藥性。

康涅狄格州副流行病學家Lynn Sosa博士說,她現在認為耳念珠菌是抗藥性感染中的“頭號”威脅。 “這幾乎是不可戰(zhàn)勝的,很難識別,”她說。

根據CDC的數據,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近一半在90天內死亡。然而,世界上的專家還沒有確定它最初來自哪里。

“這是一種來自黑色瀉湖的生物。”湯姆·齊勒博士說,他是CDC真菌分支的負責人,負責尋找治療方法并阻止傳播,“泡沫開始膨脹,現在到處都是。”

耳念珠菌有什么癥狀?

感染耳念珠菌的人會有哪些癥狀呢?這也是事情變得有點棘手的地方。CDC表示,最常見的癥狀是發(fā)燒和發(fā)冷,這些癥狀在抗生素治療后并沒有好轉。但是,考慮到感染念珠菌的人通常有另一種潛在的疾病,單憑癥狀很難發(fā)現真菌性念珠菌。

一旦真菌感染站穩(wěn)腳跟,就會進入人的血液或傷口,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比如敗血癥。沙夫納博士說:“患者的體溫可能會升高,血壓可能會下降,而且耳念珠菌還會引起并發(fā)癥。”真菌感染的死亡率很高(根據CDC的數據,三分之一以上的侵襲性耳念珠菌患者死亡),但醫(yī)生很難判斷一個人是死于真菌感染,還是死于潛在疾病。沙夫納博士說:“不管原因是什么,耳念珠菌對病人沒有任何益處。”

如何預防耳念珠菌?

約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傳染病專家Amesh·A·Adalja博士說,總的來說,這要歸結于“細致的感染控制”。這意味著醫(yī)院和療養(yǎng)院的房間需要好好清潔,與病人接觸過的人需要保持良好的手部衛(wèi)生,這將殺死感染。“沒有其它方法可以預防它。”Adalja博士說。

長期住院,中心靜脈注射或其它方式管進入體內,或先前接受過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治療的患者感染的風險最高,而過度使用抗生素為真菌病的發(fā)生提供了環(huán)境。

Adalja博士說,一般來說,健康的人不需要為耳念珠菌感到壓力。但如果你自己、家人或朋友住院很長時間,那么,你需要好好注意。

有必要告訴公眾嗎?

2015年底,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傳染病專家Johanna Rhodes博士接到倫敦英國醫(yī)療中心皇家布朗普頓醫(yī)院一個驚慌失措的電話。幾個月前,耳念珠菌已經扎根,醫(yī)院無法清除它。

“我們不知道它來自哪里。我們從未聽說過它。它只是像野火一樣肆意蔓延。” Rhodes博士她被告知。她同意幫助醫(yī)院確定真菌的遺傳特征,并將其從房間中清除。

在她的指導下,醫(yī)院的工作人員使用一種特殊的設備,在一個患有耳念珠菌的病人使用過的房間周圍噴灑霧化過氧化氫,理論是,蒸汽會沖刷每個角落和縫隙。他們把設備放了一個星期。羅茲博士說,然后他們把一個“固定板”放在房間中間,底部涂上一種凝膠,作為任何存活微生物生長的地方。

只有一種生物體重新生長出來了——那就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正在傳播,但關于它的討論卻沒有。該醫(yī)院是一個專門的肺部和心臟治療中心,吸引了來自中東和歐洲各地的富裕患者。它向英國政府發(fā)出警告并告知受感染的病人,但沒有發(fā)表任何公開聲明。

“在疫情爆發(fā)期間,沒有必要發(fā)布新聞稿。”醫(yī)院發(fā)言人奧利弗·威爾金森說。

這種無聲的恐慌正在世界各地的醫(yī)院上演。個別機構以及國家、州和地方政府一直不愿公布耐藥感染的爆發(fā)情況,認為嚇?;颊呋驖撛诨颊邲]有任何意義。

皇家布朗普頓傳染病專家Silke Schelenz博士發(fā)現,在疫情爆發(fā)的早期階段,政府和醫(yī)院缺乏緊迫性“非常非常令人沮喪”。

雖然《紐約時報》把耳念珠菌說得十分恐怖,但也有外媒質疑它只看重新聞價值,批評醫(yī)院或政府不告訴公眾有點無理取鬧。它們認為醫(yī)院并非向任何人隱瞞事實,只是在向疾控中心報告病例,而耳念珠菌涉及的是公共衛(wèi)生方面,不是個人消費者方面,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許多醫(yī)院不發(fā)布關于疫情的聲明,而是選擇在內部處理疫情。此外,一旦醫(yī)院傳播這些疫情的危險,很可能讓那些需要立即就醫(yī)的人——他們面臨的感染風險相對較小——害怕得到幫助。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五里亭茶業(yè)商會年度盛典暨第二屆“五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