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日本十連休結(jié)束后發(fā)生學生自殺事件。

在日本電視臺的采訪中,孩子們表示因為在學校受到霸凌,再去的時候會很害怕。

專家表示,假期后是孩子自殺變多的時候,老師應引起重視,家長也需要意識到家庭對于教育孩子的意義。

日本學生十連休后自殺 孩子受到校園欺凌害怕去學校

日本學生十連休后自殺

欺凌是以身體、語言或心理的方式對他人進行的有意傷害,包括從毆打、推搡、辱罵、威脅、嘲笑到敲詐勒索錢財這些行為。

對于孩子來說,欺凌者會把去學校的路或課間休息變成一場噩夢。某些極端情況下,欺凌會演變?yōu)楸┝ν{、毀壞物品或嚴重傷害。欺凌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情感創(chuàng)傷,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更嚴重的情況,欺凌會導致校園暴力和自殺等悲劇。

孩子,對不起!面對校園欺凌,爸爸要和你一起“以牙還牙”?

孩子,對不起!面對校園欺凌,爸爸要和你一起“以牙還牙”?

除非孩子告訴你他被欺負了,或者身上有明顯的擦傷或傷口,否則很難知道孩子是否在學校受到了欺凌。孩子們通常不愿意告訴大人有關(guān)欺凌的事情,因為他們對這種事情的發(fā)生感到尷尬和羞恥,或者擔心他們的父母會失望、不安、生氣或做出激烈反應。

但是孩子的日常行為會有一些信號表明他可能受到了欺凌,如孩子的行為方式改變、感到焦慮、胃口不好、做噩夢,或者對平時喜歡做的事情提不起興趣等。如果孩子看起來比平時更喜怒無常、更容易心煩意亂,或者他們開始避開某些特定的場合(比如乘公共汽車上學,日常上學走的路線),這很可能是因為孩子正在遭受欺凌。

以下五個跡象需要家長要留意,孩子可能正在經(jīng)受欺凌:

1.身體出現(xiàn)傷痕。

2.情緒無故低落。

3.個人物品莫名丟失或破損。

4.出現(xiàn)失眠、做噩夢等問題。

5.自我傷害,甚至有自殺傾向。

孩子,對不起!面對校園欺凌,爸爸要和你一起“以牙還牙”?

孩子,對不起!面對校園欺凌,爸爸要和你一起“以牙還牙”?

讓孩子反擊,對于一些家長來說很有誘惑力。但是“以牙還牙”的方式可能會迅速升級為暴力和傷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最好的辦法是遠離欺凌,可以給孩子如下建議:

1.和伙伴在一起:日?;顒优c學習盡量和伙伴一起行動。

2.控制憤怒:遇到欺凌感到憤怒這是很自然的反應,這也是欺凌者最想要看到的反應,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強大。冷靜處理會讓你遠離他們的“搜索雷達”。

3.勇敢面對,無視欺凌者:堅定而清楚地告訴對方停止欺凌行為,無視一些挑釁和傷害的語言,然后走開。

4.告訴老師或家長以獲得幫助。

孩子,對不起!面對校園欺凌,爸爸要和你一起“以牙還牙”?

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他在學校被欺負了,首先你要冷靜地傾聽,給予孩子安慰和支持。然后按下面的流程做:

1.聯(lián)系老師:聯(lián)系孩子的老師或校長,把情況說明。他們能夠監(jiān)測并采取措施防止欺凌再次發(fā)生,同時要與學校負責人保持密切聯(lián)系,關(guān)注霸凌者的情況。

2.與對方父母溝通:如果你了解到霸凌者可能會對你的孩子做出進一步的威脅和傷害行為,這時有必要在學校負責人的參與下與對方父母碰面,三方詳細溝通并制定出解決方案。后續(xù)與對方父母保持溝通直至問題解決。

3.尋求幫助:雖然我國現(xiàn)在還沒有對校園欺凌立法,但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反欺凌政策和應對措施,家長可以咨詢學校負責人尋求幫助。

4.司法介入:對于性質(zhì)惡劣或多次溝通未能解決的欺凌問題,家長應及時報警,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quán)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cè)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上市 1 月立減 1000 元:蘋果 iPhone 1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