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重拳打擊仿冒投資詐騙平臺,精準提示潛在受害人。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反詐中心排查打擊仿冒APP4.2萬個,并納入國家涉詐黑樣本庫。目前,國家涉詐黑樣本庫已涵蓋并處置涉詐網址380.4萬個、APP51.4萬個、跨境電話41.5萬個,互聯網預警勸阻平臺預警超20億人次。

近期,國家網信辦反詐中心監(jiān)測發(fā)現多起仿冒投資平臺進行詐騙的事件。詐騙分子仿冒京東金融、馬上金融、360借條等平臺,推出大量“李鬼”式APP,以相似標志和產品介紹以假亂真,以“小額返利”等誘導網民進行訪問下載,進而實施詐騙。部分詐騙平臺甚至宣稱具有“國企背景”,以“國字頭”名義吸引用戶,以“拉人頭”模式發(fā)展下線,給一些網民造成巨大財產損失。

國家網信辦集中打擊一批“李鬼”式投資詐騙平臺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同志指出,詐騙分子仿冒投資平臺誘導欺詐網民,讓網民遭受嚴重的財產損失,還可能帶來個人信息泄露,應引起足夠關注。廣大群眾需通過官方正規(guī)渠道下載APP;出現非官方客服聯系的情況,要注意核查對方身份,切勿進行轉賬操作。APP商店等平臺應加強對可供下載APP的安全性審核,防止虛假APP渾水摸魚,坑害廣大網民。

為提高人民群眾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現將部分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一、2022年1月,四川省吳某某在網上看到了“農E貸”仿冒APP的宣傳信息,因資金緊張便點擊下載,并填寫了信息申請貸款,但顯示放款失敗。所謂的在線客服與吳某某進行“溝通”,稱其賬戶信息不匹配,需先進行資金驗證。吳某某信以為真,便向指定賬戶轉賬3萬元,事后發(fā)現被騙。

二、2022年2月,河北省姜某下載了“東方財富”仿冒APP進行相關投資操作。期間姜某收到一信息,顯示其進行了一筆20萬元的第三方匯款,因未報備屬于違規(guī)操作,且已移交風控部門處置,姜某需繳納20%的風險保證金4萬元,否則賬戶將被凍結,姜某轉賬后發(fā)現被騙。

三、2022年6月,山東省秦某某在“馬上金融”仿冒APP申請貸款10萬元,平臺要求先交1萬元金融貸款保險,否則不能提現。秦某某按要求交錢后依然無法提現,平臺要求再交5萬元驗資費,并承諾會將保險費和驗資費一并返還,秦某某充錢后合計被騙6萬元。

四、2022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張某某下載了“中郵證券”仿冒APP,跟著微信群里的“老師”進行投資操作。一開始投入了10萬元,盈利后又追加了30萬元,結果發(fā)現投資持續(xù)虧損,張某某打算將剩余的錢提現,但多次提現失敗,且平臺催促其繼續(xù)追加投入。張某某察覺異常,隨后平臺無法訪問。

五、2022年1月,江西省彭某在“安逸花”仿冒APP申請貸款,提現時提示銀行卡號錯誤,賬戶被凍結。平臺讓其轉賬1萬元以證明是本人操作,彭某轉賬后賬戶恢復正常,隨后發(fā)現又被凍結,平臺聲稱彭某操作失誤,需繼續(xù)驗證,彭某發(fā)現被騙。

六、2022年5月,遼寧省章某經朋友推薦下載了“平安證券”仿冒APP,先后投入了18萬元。不久章某收到了平臺升級的通知,并按提示進行了升級操作,但平臺顯示其賬號為“風險賬戶”,存在洗錢嫌疑,需要向監(jiān)管部門的“安全賬戶”進行轉賬驗證,否則無法正常使用。章某多次進行轉賬,合計被騙25萬元。

七、2022年3月,河南省錢某某在“長城資產”仿冒APP上進行期貨投資。平臺客服以免費提供增值服務為由添加其微信,并告知錢某某繳納2.5萬元即可成為“VIP用戶”,可享受手續(xù)費打折并優(yōu)先獲取相關市場信息。錢某某信以為真,便向指定賬戶進行了轉賬,最后被平臺客服拉黑。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22人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