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濟南一女子為還高利貸詐騙百萬 雇人演律師還偽造轉賬截圖

嫌疑人偽造的合同

為還高利貸 濟南一名女子詐騙上百萬

花500元雇人演律師 還偽造轉賬截圖

濟南一名31歲的女子韓某,為了償還高利貸,偽造合同,演了一場大戲,實施詐騙。前后兩年的時間里,韓某詐騙了三名受害人上百萬元,韓某甚至還偽造銀行轉賬短信截圖、購銷合同實施詐騙。眼看瞞不住了,韓某花500元雇人扮演律師,繼續(xù)實施詐騙。2017年12月15日,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qū)分局民警在韓某青島租住的出租房內,將其抓獲。目前,韓某因涉嫌詐騙,已被濟南歷下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文/圖實習生 侯寶之記者鄭芷南

為還高利貸 詐騙合作商

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開始,韓某在某電子城內倒賣手機。2015年初,由于經營不善,韓某開始虧損,資金鏈出現(xiàn)問題。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qū)分局建設新村派出所民警韓鵬告訴記者,為了繼續(xù)經營,韓某開始四處借高利貸,“每星期20%的利息,讓韓某產生了騙錢的念頭。”

2015年4月,韓某聯(lián)系到幾個經常合作的客戶,稱自己和一家手機賣場有合作意向,可以比正常市場價便宜300元拿到蘋果手機。韓鵬告訴記者,“聽到很高的利潤,多名老客戶向韓某表示要跟其合作,并向韓某支付了全部貨款。”但是在客戶向韓某支付了所有貨款之后,韓某只是向3人交付了二十多部手機,其后便一直以各種理由搪塞躲避。

為了拖延時間,韓某還曾偽造了銀行轉賬通知的短信截圖。韓鵬告訴記者,“剛開始受害人以為是銀行轉賬有延遲,但是當受害人給韓某打電話催問時,韓某就不接電話了,對方這才知道被騙了。”

為拖延時間編造重重謊言

韓某的態(tài)度增加了3名合作伙伴的懷疑,3人開始反復催問韓某。為了應付三人的催問,韓某聲稱與蘇寧電器簽訂了購銷合同,售價較高。韓鵬告訴記者,“當時韓某告訴受害人她把原本應該給受害人的貨給了蘇寧電器,并聲稱這樣做是為了受害人的利益著想。”

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韓某通過網絡偽造了與蘇寧電器的購銷合同。隨后,韓某又以與蘇寧電器發(fā)生法律糾紛、貨款收不回為由拖欠受害人的貨款。

“韓某還花了500元,找一名男子陳某冒充南京某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與其中一位受害人見面。為了取得這位受害人的信任,韓某與陳某特意偽造了該律師事務所的收款憑證。”韓鵬告訴記者,陳某告訴受害人,韓某正在南京跟蘇寧電器總部打官司,但是韓某沒有錢無法支付訴訟費,讓受害人先墊付。

韓某再次在這名受害人處騙取4萬余元,該受害人前后累計被騙七十余萬元。

長達兩年的時間里,韓某一直在拖延、躲避。2017年6月,被詐騙最多的受害人孫某君到歷下警方報警。

藏到床板下躲避抓捕

記者了解到,韓某今年31歲,濟南市歷城區(qū)人。韓鵬告訴記者,等民警趕到韓某在青島市租住的出租房時,有所警覺的韓某讓自己的男友站在門口以各種方式拖延時間,“最初我們請物業(yè)公司以查水表為由敲門,但是其男友堅決不開門,直到我們聯(lián)系青島警方、出示相關證件之后,其男友才把門打開。”

面對民警的詢問,其男友聲稱自己不認識韓某。“但是我們在地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快遞包裝,上面的收貨人正是韓某。”韓鵬說,該男子隨后改口稱韓某外出,自己也不知道她去哪兒了。民警在客廳、廚房搜查后,都沒有發(fā)現(xiàn)韓某,“最后我們在床板下發(fā)現(xiàn)了韓某。”韓鵬說。

據(jù)了解,在審訊過程中,韓某一直模糊自己的詐騙數(shù)額,韓鵬告訴記者,“韓某供述的犯罪金額與我們所掌握的相差很大。”

目前,韓某已被歷下警方刑事拘留。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上市 1 月立減 1000 元:蘋果 iPhone 1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