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見聞>見多識廣
分享

拖延癥基因終于找到了!當你還在為拖延自責時,科學家已經為你準備好了“借口”。發(fā)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癥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德國波鴻大學的Erhan Genc等人找到了影響大腦多巴胺釋放的基因,該基因負責編碼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它的表達量決定了大腦中包括多巴胺在內的各種兒茶酚胺遞質的數量。

 

不過,TH基因似乎只對女性拖延產生了影響。他們發(fā)現,位于TH基因中某一位點堿基的差異會影響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分泌略多的女性會更容易做事拖延。“我也不想做拖延狗,可是基因不允許啊”

拖延癥是什么?

拖延癥,英文Procrastination,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癥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fā)展。拖延癥并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y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常常是一些深層問題的表現。拖延現象已成為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拖延癥具有操控別人和沒有自信等特點。

該詞的最初亮相是在愛德華·霍爾出版于1542年的書里。幾乎是相同的年代,正處于明清交替的中國,一位名叫錢鶴灘的學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圣經從希臘文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拖延更多被譯成"罪過(sin)",直到工業(yè)革命后,拖延才逐漸具有了現在的含義,被視為"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zhí)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不過"拖延癥"正式成為病癥,國外的研究不過才一二十年。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為"拖延",也僅是一種壞習慣,改正它并不難。。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機構報告:2024年連鎖餐飲在中低線城市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