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政府附近,家旁有一口井,后院還有一大片果園……”這是來自臺灣逢甲大學周靜琬教授的母親王國桂在世時常常念叨的老宅的樣子。近日,借著來福建師范大學學術交流的機會,周靜琬來到福州,替母親完成“回家”的遺愿。
從小在福州長大的王國桂生活在一個大家族里,幼時與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回憶,讓她一直沒法忘懷。1948年,王國桂和自家?guī)讉€兄弟去了臺灣,并在臺中成家立業(yè)。讓她沒想到的是,這一去竟然再也沒辦法回到心心念念的家鄉(xiāng),退休后又因為身體原因不適合坐飛機,讓“回家”成為心中永遠的遺憾。
在周靜琬的記憶中,福州是母親最常提及的地方。買水果的時候,母親總會說:“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總是會到老宅后面的果園去摘水果,有蘋果、橙子等各種各樣的,比臺灣的水果甜多了。”過年的時候,母親總會在臺中的福州店鋪買燕皮,手把手教孩子包肉燕,再搭配紅糟魚、荔枝肉等福州菜肴,這才是母親滿意的一頓年夜飯。打開電視,母親總是鎖定《大陸尋奇》《舌尖上的中國》等節(jié)目,要是看到拍到福州相關的風景或是食物,都會忍不住流淚。
周靜琬從事的是華語教育的相關研究,她常常與大陸的專家學者一起交流合作,并結識了在福建師范大學工作的蔡武副教授。得知蔡武是福州人,周靜琬曾邀請他來臺灣交流的時候到家中探望母親。“周老師的母親那天看到我十分開心,抓著我的手用福州話與我聊了幾個小時。”蔡武告訴記者,回到福州后,他還根據(jù)老人的描述,在三角井附近拍了許多照片傳給臺灣的鄉(xiāng)親。“雖然變化很大,已經(jīng)無法認出當初老宅所在的位置,但是老人家還是反反復復地看照片。”周靜琬說。
這次來福州,這個只存在母親記憶中的城市給周靜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綠樹掩映的現(xiàn)代化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風格各異的福道、整潔漂亮的馬路、便捷的移動支付、熱情友善的民眾,三坊七巷、煙臺山等歷史文化街區(qū)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于一體,這些都讓周靜琬感受到了福州的快速發(fā)展和滿滿活力。“母親如果知道家鄉(xiāng)發(fā)展得這么好,一定很高興!”周靜琬說。
“母親在101歲的時候離開了我們,但是我知道,回福州是她心里的愿望,我必須替她來看看。”幾十年過去了,母親的老宅早已不在,但是在福州走走逛逛,聽著街上熟悉的福州話,品嘗地道的家常菜,周靜琬知道,母親也“回家”了。(記者 汪潔)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特寫:當“臺灣腔”遇上“東北話”2024-12-26
- 寶島“音樂徐霞客”的閩江夢2024-12-26
- 福州市臺協(xié)會一行赴馬祖參觀交流 助力福馬經(jīng)貿(mào)交流合作2024-12-2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2024年海峽兩岸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2024-1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