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5日上午,閩侯縣博物館工作室里,只有筆尖和紙張的摩擦聲在沙沙作響。

悠長的老巷里,穿梭著賣麥芽糖的小販、挑水的農夫、滾鐵圈的孩子;祖屋旁是高高堆起的草垛;日暮時分,蘆葦低唱,漁船隨風搖蕩……這些已不能常見的閩侯市井生活一隅,卻被謝新苗用鋼筆一筆一畫地細致疊加在畫紙之上。

3年多來,謝新苗走遍閩侯15個鄉(xiāng)鎮(zhèn),用他的筆觸,創(chuàng)作了100多幅濃縮閩侯文化遺存和時代記憶的鋼筆風景畫。

幫七旬老人還原

記憶中的古橋

今年47歲的謝新苗,是閩侯縣博物館的一名宣教工作者,這之前他曾在閩侯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工作26年。他的作品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各知名大學及省級以上圖書館收藏。

謝新苗原先學的是中國畫,近年來轉為較為小眾的鋼筆畫創(chuàng)作。而真正讓他選定鄉(xiāng)土文化題材,還要從《鄉(xiāng)水悠悠》這幅畫說起。

“兩年多前,在我的個人畫展上,遇到一位觀展的七旬老人。交談中,老人告訴我,他家鄉(xiāng)有座石橋,承載他很多美好的回憶,可惜已被大水沖毀。他希望我用畫筆再現這座古橋。”謝新苗說,根據老人的口述,以及在博物館工作期間對類似橋梁的了解,他耗時多日終于完成了這幅作品。

畫面中,一座古橋橫跨在小河之上,岸邊有茂密的榕樹和古樸的涼亭。榕蔭下,老人逍遙地靠坐在躺椅上,面前是悠悠流水,身旁有兩只小番鴨安然而眠,讓人倍感溫馨。

見到畫之后,老人直呼,這和他記憶中的場景簡直一模一樣。

為青少年種下

傳統(tǒng)文化的根

謝新苗坦言,作為文博工作者,他希望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使陳舊的文物點與文保單位展現出獨特的情趣、意境和美感。

于是,他以風光、古建、民俗等為主題,聚焦家鄉(xiāng)閩侯,開始了積極創(chuàng)作。一個背包、若干素描紙、幾支鋼筆、一瓶水及一塊面包,輕裝上陣的謝新苗,獨自穿梭在閩侯鄉(xiāng)村、山水間。

謝新苗說,鋼筆畫無法如寫意國畫那樣大面積潑墨潑彩,也不能涂蓋修改,只能憑借扎實的造型基本功與平和的心態(tài),運用各種線條筆觸,通過穿插組合,刻畫出景物的形態(tài)、意境和情致。鋼筆畫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辛苦寂寞的過程,在精力上的損耗是驚人的。這些八開大的小畫作,每一幅都要花費3-7天。他每次創(chuàng)作前都要先確定主題,經過縝密構思,成竹在胸后方動筆。

小箬鄉(xiāng)的尚錦古民居、青口鎮(zhèn)的昇平人瑞坊、大湖鄉(xiāng)的官山橋,還有南通黃覺民故居前跳皮筋的孩童、荊溪鎮(zhèn)仙坂橋上暮歸農舍的農夫等,都在他的畫筆下躍然紙上。

3年多來,他創(chuàng)作了100多幅關于閩侯的鋼筆畫,并多次舉辦畫展及相關鄉(xiāng)愁文化講座,收獲不少好評。

“希望通過宣傳,讓青少年從小種下傳統(tǒng)文化的根,自覺承擔起延續(xù)中華文脈的使命。”謝新苗告訴記者,他還希望這些基于大量紀實的鋼筆畫,能成為文保修復的重要參考。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文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啟動高校一流學科培優(yōu)計劃 涉及1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