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走進羅源縣飛竹村,踏過一座宋代古橋,耳畔傳來激昂的紅歌,記者看到一座古厝矗立在不遠的小山坡上。百年古厝飽經(jīng)滄桑,最令人記憶猶新的是這里召開的一場秘密會議,拉開了名震羅源的飛竹暴動的序幕。

1933年1月初,面對具有優(yōu)勢武裝的敵人,黃孝敏率領游擊武裝和農會組織,在這間屋內籌劃了一場針對地主民團的奪槍暴動,成為羅源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2019年,古厝被布置成為飛竹暴動紀念館。“我的爺爺孫清元作為農會的骨干,也參與其中……”聆聽古厝屋主孫傳振的講述,記者走進那段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

擴大群眾基礎 醞釀革命風暴

飛竹村是羅源前往古田、閩侯的必經(jīng)之地,與連江縣轄的小滄、蓼沿毗鄰,地方不大,卻是個天然的小集鎮(zhèn),當年國民黨區(qū)公所也設立在此。每逢墟日,飛竹村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然而,在這看似繁華之地,農民卻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村中200多戶人家,三分之二以上是佃戶。“佃戶好凄涼,汗流飛竹洋,谷送財主厝,糠菜半年糧”,幾句流傳的順口溜道出了當時飛竹佃戶的悲涼處境。

孫傳振告訴記者,那時村里還常遭土匪騷擾,有人湊錢購置了10余支槍,在飛竹街高洋宮成立一個民間自衛(wèi)武裝社團——高洋社,來抵御土匪。不想,這些槍支被村里地痞林金位據(jù)為己有。利用這些槍支,他成立了一個民團,盤踞在飛竹街,占地為王,欺壓百姓。

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飛竹人民,渴望能脫離苦海。1932年11月,黃孝敏率領閩中工農游擊第一支隊(也稱閩東工農游擊第十三支隊)來到飛竹。在飛竹籍隊員、早期共產(chǎn)黨員林清炎和受黨組織委派回鄉(xiāng)從事農運工作的葉同光、葉紅妹等的協(xié)助下,走村串戶,深入到貧苦農民中宣傳革命思想,介紹福安南區(qū)和連江透堡農民開展“減租”“平糶”斗爭的做法,使農民認識到武裝自己的必要性,很快就建立了以林清炎為書記的黨支部,并建起農會組織。

“黨支部當年就建立在我家,可謂‘前有狼,后有虎’,雖然敵人環(huán)伺,但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孫傳振告訴記者,他家門前就是通往閩侯的古道,往來的人絡繹不絕,道路前還有一片開闊的農田,便于掩護和放哨。依托這座古厝,農會很快由飛竹村發(fā)展到周邊的塔里、三角洋等村,至當年12月底,會員已經(jīng)從8人擴大到60多人。這時期,連羅地區(qū)的黨和農會組織增加到三倍以上。

有了可依靠的群眾基礎,一場風暴開始在飛竹醞釀。

夜半炮響飛竹 紅光遍染羅源

1933年1月3日的深夜,黃孝敏率領游擊隊員和五六十名農會的骨干分子手執(zhí)棍棒、田刀潛伏在民團團部周圍,等待著攻擊的信號;同時派出人員埋伏在區(qū)公所附近,以防區(qū)公所派兵前來團部支援。

時值二更,土炮炸響,接收到信號,霎時間,團部周圍火把齊燃。放在洋油箱內的鞭炮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猶如機槍掃射聲,與敲門聲、喊殺聲連成一片。游擊隊突擊隊員迅速沖到民團團部后門,內應王鼎盛與隊員接頭隨即打開后門,隊伍一擁而入。民團團長林金位和團丁們眼見大事不好,個個慌忙奪路逃跑。

進入團部的游擊隊員在王鼎盛的指點下,從谷堆中挖出埋藏的槍支12支,并繳獲700多發(fā)子彈、服裝等其他物資。

飛竹暴動勝利后,游擊支隊一路勢如破竹,4日進擊洋中、嶺頭、東山三村,5日又進擊應德民團,9日,游擊支隊聯(lián)合農會打垮霍口民團,攻陷霍口鄉(xiāng)。在開展游擊活動的同時,游擊支隊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發(fā)布《告工農群眾書》。“起來!擴大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造連羅江新蘇區(qū)呵!”鼓舞人心的口號在羅源各處響起,鼓勵工農群眾反抗壓迫,開展分糧抗捐的斗爭。

革命的洪流勢不可擋,游擊支隊一連襲擊了馬洋、塔里、洋柄等18個地主民團,攻占飛竹地區(qū)的20多個鄉(xiāng)村。飛竹暴動播下的革命火種,應和著“起來”的號召,在以飛竹為中心的羅源山區(qū)逐漸蔓延開來,燃向羅源的各個山頭。

福州日報記者 林奕婷 實習生 辛煥泉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盛世蓮開】習言道|澳門是偉大祖國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