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8月27日電 (葉秋云)26日下午,以“千載圣君緣 閩臺一家親”為主題的2024年閩臺張圣君文化研討會在福州永泰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社科界專家的46篇研究成果入選大會交流。
張圣君出生于永泰縣月洲村,成長于永泰縣盤谷鄉(xiāng),因其濟困扶危、治病救人、懲惡揚善,被升華為兩岸農業(yè)神、商業(yè)神、醫(yī)藥神。近30年來,臺灣各地已有50多座宮廟、60多批次組團前來永泰尋祖進香,張圣君信俗文化是連接海峽兩岸同胞骨肉親情的紐帶。
福州市閩清、永泰、臺江三地的張圣君信俗各具特色,2017年1月,三地共同申報的“張圣君信俗(福州)”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研討會上,20名兩岸學界專家學者從歷史地理、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闡述和論證海峽兩岸歷史同根、文化同源的淵源關系,攜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研討張圣君非遺核心內涵與時代價值,深化兩岸學術交流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宏斌圍繞“官方與民間信仰的殊途與同歸”展開論述。他認為,張圣君信仰在早期更強調個人信仰,趨吉避兇;但在后期,逐漸進入到道教信仰體系中,影響到兩岸甚至東南亞一帶,已經從一種個人信仰轉變?yōu)楣娦叛觯蔀橐环N文化認同、一種信仰紐結。
來自臺灣的文史研究員蔡瀛也表示,張圣君文化對閩臺關系的影響深遠且多層次,不僅在臺灣的移居社會中凝聚力量,還促進了兩岸農業(yè)、商業(yè)和醫(yī)藥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蔡瀛研究發(fā)現,近年來,張圣君信俗文化成為兩岸文創(chuàng)團隊共同關注的焦點,通過創(chuàng)新和現代化的方式,這種信仰得以在年輕一代中傳承和發(fā)揚,這也意味著張圣君文化不僅在歷史上對閩臺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現代社會中繼續(xù)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針對張圣君信俗在媒體傳播中的形象,來自臺灣的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表示,張圣君這位在閩臺及東南亞一帶影響甚大的農業(yè)和商業(yè)神祇在臺灣新聞曝光的質量和數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以新思維來推廣地方信仰文化,講好張圣君故事,挖掘文化內涵,媒體聲量自然聚集。
此次研討會由永泰縣政府、福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永泰縣臺辦、永泰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永泰縣盤谷鄉(xiāng)政府聯合承辦。
“這是國內社科界首次舉辦張圣君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和成果分享會。”福州市社科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福州市社科聯積極發(fā)揮“聯”的作用,采取“市縣社科聯合作+相關職能部門聯動+平臺智庫”的模式,引導組織福建省內外社科界知名專家專題化開展調查研究,挖掘閩都文化深厚內涵,推出系列專題科研成果,發(fā)揮決策咨詢服務作用,為福州市發(fā)展提供社科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灣文獻匯刊》與《民間遺存臺灣文獻選編》2024-08-26
- 金門縣民意代表參訪團呼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2024-08-26
- 特寫:“總要來一次草原”——兩岸青年學子感受內蒙古魅力風采2024-0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